2024年,bat365中文官方网站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迎来建院(系)四十周年。四十年栉风沐雨,四十载岁月如歌!学院培养 1.4万余名能动优秀毕业生,奋战在民族复兴伟业的各条战线上。为庆祝建院(系)四十周年,弘扬优秀校友干事创业精神,与校友们共同追忆校园的青春,本栏目推出“同走四秩路”校友访谈,将从四十年中每级找寻一位校友,追忆过往、分享当下、展望未来。
张磊,本科毕业于bat365中文官方网站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0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后回到家乡新疆,在心系家乡、回报家乡、建设家乡中书写青春奋斗故事。
六月的山大,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所笼罩。那是一个关于告别与启程的季节,每一缕阳光都似乎承载着对未来的期许。毕业典礼上,身着学士服的学子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眼中却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我们知道,这一刻,是大学生活的终点,更是星辰大海的起点。
在那个被阳光拥抱的2014年夏天,一场关于梦想与启程的故事,在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的校园里悄然上演。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无数怀揣梦想、即将踏上新征途的能动学子的共同记忆。
扎根新疆,使命所在
随着毕业的钟声渐近,我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就业与选择的重大决策。通过不懈的个人努力,我有幸与广州电力集团达成了就业协议。尽管这份工作专业对口、环境优越,但我内心却并未感到过多的兴奋,总觉得自己还在期待着什么。就在这时,一则新疆油田的校园招聘信息让我眼前一亮,我毫不犹豫地前往校招现场了解详情。
从小在新疆长大的我,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初中、高中一路从内高班成长,享受着更好的学习教育环境和更加全面的发展,我心中始终怀着感恩的心,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回到新疆,建设家乡!”一个声音在我内心里“呐喊”。
经过一番了解,我对这座享有“沙漠美人”美誉的城市充满了向往,对鏖战沙漠戈壁献石油充满了热血。于是,我毅然放弃了广州的就业机会,坚定地选择了新疆油田,在学院领导和导师的极力帮助下,踏上了逐梦戈壁新征程,为大美新疆的建设添砖加瓦。
贡献能源,无私奉献
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产能建设工作作为完成年度产量任务的重中之重,时间紧,任务重,新井贡献关乎全年的原油产量,一点都马虎不得。
2017年夏,新区2#注汽线及16口单井投注,我一早便赶到现场,进行投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井场热浪滚滚,每一滴汗从脸颊滑落到地上都瞬间蒸发,一待就是一天,我从不惧骄阳,也不畏酷暑,只为新井投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当日19时,我同投产小组成员,在一遍又一遍地确认注汽管道、阀门、支架等全部正常后,燃煤锅炉点炉供汽,对整个注汽管网开始作业。等到投注时,已是深夜23时58分,现场员工已筋疲力尽、浑身湿透,为确保顺利投注后不出问题,我又继续留在现场观察,确认一切数据正常后,才放心地离开。回到市区已经凌晨1点多了,黑夜里,井场上,陪伴着我们的是那一道道电筒的光亮和一份份热忱的上产情……
这样的事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已是很平常,乃至不需要任何修饰,对我们来说,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只有产能和产量;没有白天和黑夜,只有确保完成建设任务。
闻疫而动,逆行担当
一身白色防护服、一副防护眼罩、一个厚重的3M口罩……早上9点,我正在为当天第一轮核酸检测做好个人防护,一套流畅的操作,是54天封闭坚守练就的“新本领”。
除了每次常规的检测,我还要负责隔离人员的生活起居、健康监测以及精神情绪管理,关爱鼓励大家,为大家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常常一天下来“大白”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脸颊上满是深浅不一的印痕。
2020年9月,疫情大规模蔓延,正在政府挂职锻炼的我面对新的挑战,闻“疫”而动,冲锋在疫情第一线,那段日子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为了响应克拉玛依的疫情防控需求,上级下达了在市区建立一个能容纳180人的疫情隔离点的紧急任务。在物资和人力都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面对这样艰巨的任务,我们没有退缩,也没有提出任何条件,而是坚定地接受了挑战。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我和团队成员迅速行动起来,与时间赛跑,投入到了筹建工作中。从家具设备的采购到床单被套的安装,我们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最终在短短72小时内,高效地完成了任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身为青年党员的我必须担起新时代青年人肩上的责任。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那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份对故乡的热爱,是我建设家乡的动力,成全了我报答家乡、建设家乡的梦想!如今的我,在新疆油田的大舞台上,继续将青春中的热血和汗水挥洒在这平凡而伟大的石油事业中!
四十年风雨兼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更是培养了无数优秀的能源与动力领域的专业人才。值此建院(系)40周年,我衷心感谢学院的每一位老师,是你们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塑造了我们的职业精神和人生态度。同时,我也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珍惜在学院的时光,这里是你们梦想起航的地方。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不断探索,让学院的精神和知识成为你们未来成功的基石。
最后,愿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能源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愿学院的明天更加辉煌!